这个老师的提拔。

刘台他却记得很清楚,二甲第四名,刑部主事改御史,巡按辽东时,李成梁打了胜仗,他却邀功请赏,现行奏捷,惹怒了张居正,奉旨谯责。

刘台怀恨在心,上疏弹劾张居正,指出考成法是张居正暗含私心,想要掌控和打压言官。

而后,傅应祯也跟着弹劾张居正,二人都被万历杖刑、革职。

偏远地区做推官的刘台,查无此人的傅应祯,赋闲在家的张四维,调往南京的王锡爵……回想一下这些即将要和张居正对着干的大臣们,在张居正还没当上首辅之前,就因为各种原因,远离朝堂。

冯保觉得,这一定不是巧合,这是有人有意为之。

回想前面这十多年,张居正看似什么都不做,不争不抢,专心给朱翊钧当老师,实则,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,他早就为自己当上首辅,推行变革扫清了障碍。

那么问题来了,他这未卜先知的本事究竟是哪里来的?

难不成,他和自己一样,也是个几百年后的明史爱好者,一不留神穿成了首辅?

但很快,冯保就否定了自己的猜测。如果真是这样,他们相处了十几年,思维方式,语言习惯都有迹可循,他仔细回忆了一下,并没有。

他想,以他和张居正现在这关系,不如就直接问吧,转念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,恐怕非但问不出什么,反而还会暴露自己。

冯保左思右想,决定先不纠结这个问题。不管这位元辅先生究竟打哪儿来的,目前看来,至少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。

很快,在朱翊钧临朝的日子,就有官员在朝堂上议论考成法。

不出意外地,除了张居正的门生,科道官集体反对,其他文武官员也是反对者占绝大多数。

无论他们有多少私心,嘴上都是那个冠冕堂皇的理由——违反祖制。

这句话朱翊钧从小到大不知道听过多少遍,开海禁的时候,反对派就拿祖制说事,在江南清丈土地、推行新政,还是违反祖制,隆庆和议、俺答封贡都是违反祖制。

两百年过去了,祖制好像变成了压在大明王朝头上的一座大山,只要搬出来,就能将任何改革摧毁在萌芽阶段。

其实,这些大臣们打的什么主意,大家心知肚明。

章节目录